她50岁就骨质疏松,吃这些东西才管用!
2020-09-14 11:12:24来源: 老年生活报
收藏(0) 赞(0)

  50岁的陈女士最近经常腰背疼痛,全身无力,早上起床后尤其严重。她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骨质疏松。专家表示,骨质疏松是常见的老年病,易导致脆性骨折,老年人要提早防治。


  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提倡注意口腔健康、合理控制体重、保持骨骼健康状态。


  1.老人如何打好牙齿保卫战


  不论多大年纪,爱护口腔都至关重要,老年人群应尽可能保持牙齿的完整性,从而提升全身整体健康水平。当人们的牙齿排列在一起,互相支撑,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牙列,每个人都应该有上下两排完整的牙列。当上牙列或下牙列掉了一颗或多颗牙时,牙列就会不再完整,这就是牙医所说的牙列缺损。缺牙后应该及时镶牙或种牙,这才是省时、省钱的做法。


  如何解决“缺牙”


  可摘局部义齿(镶活动牙) 通过一些“钩子”将假牙卡在健康的牙上,基本上所有缺牙的情况都能够选择这种修复方式,其费用较低,是3种方法中最价廉物美的一种。


  固定义齿(镶固定牙) 需要先把缺牙两侧的健康牙齿磨小,之后在牙上做牙冠,使连着缺牙处的假牙形成一个3单位修复体,一起粘在两侧磨小的牙齿上。


  种植义齿(种牙) 是将人工牙根植入缺牙部位的牙床内,人工牙根的材料一般为安全无害的钛金属,专业术语叫种植体。当种植体与牙床的骨头长牢后,再在种植体上制作模拟天然牙样子的牙冠,形成一个完整的牙。


  2.老年人如何合理控制体重


  与体重过轻相比,体重达到超重水平标准,对健康的威胁更大。体重超标更容易罹患“三高”,关节负担更重,容易罹患各种关节疾病,健康的体重是保证我们健康的重要环节。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要过油过咸过甜过腻。要养成运动的习惯,消耗摄入过多的热量,增加肌肉;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之后加餐进食。


  如何判断体重超标


  判定肥胖的方法之一是体重指数(BMI)法,即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中国人正常体重指数是在18.5—23.9之间。如果在24—27.9之间,就是超重;如果超过28,就是肥胖。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量腰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是腹型肥胖。


  3.中老年人隔两年查一次骨密度


  健康骨骼和体重一样重要,老年人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跌倒。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的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会使骨骼脆性增加,从而增加发生脆性骨折的风险,腰椎、腕关节和髋关节是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


  这些情况要进行检查


  中老年人出现以下情况要进行骨质疏松检查:全身疼痛,说不出具体的疼痛点;腰背部、髋部和四肢疼痛,并沿脊柱向两侧扩散;白天疼痛较轻,夜间休息、翻身时加重,清晨醒来时最痛,甚至出现腿部抽筋;用力咳嗽、弯腰运动、久坐大便时疼痛也会加重。


  骨质疏松的发病与年龄密切相关,50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是骨质疏松的高发群体。


  骨质疏松家族史、吸烟、过量饮酒、体重过轻、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使用含激素的药物、安眠药,也是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高风险因素。


  补钙这事,你清楚吗


  年纪大了都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就是:骨质疏松。随之而来,大家关注一个问题就是:补钙。怎样补钙?补钙以后,这些钙都去哪里了?


  运动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


  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改善有多个方面的作用,对于老年人来讲,运动虽然起不到增加骨密度的作用,但是可以减少受力部位骨量流失的速度。


  老年人还需要经常晒太阳


  吃了钙片就是治疗骨质疏松了吗?这是个常见的误区。钙的肠道吸收主要依靠维生素D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来促进。而平时我们吃的鱼肝油里只是普通的维生素D,老年人还需要经常晒太阳,让紫外线照射皮肤,才能让普通的维生素D变成活性维生素D。


  吃得少,容易骨质疏松


  在日常实际生活中,部分人由于饮食习惯问题以及对很多高营养食物的顾忌,使得对肉蛋奶的摄入达不到人体的需求。那么哪些食物的含钙量比较高呢?


  牛奶: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


  大豆: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


  海带和虾皮:25克海带可以补钙300毫克,25克虾皮含钙500毫克。


  动物骨头:动物骨头80%以上都是钙,榨碎后加醋文火慢煮。


  蔬菜:雪里红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这些绿叶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补钙400毫克。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