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数字化转型赋能便捷就医再“上新”。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里,“未来诊间”已悄然成型:医患身临其中,可以感受到物联网、智慧医疗带来的种种便捷,诊间情景植入鸟语花香,病家就诊体验更为舒适人文。今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上海市卫健委组织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场景展示沟通会上,一睹“未来诊间”真面貌,切实感受数字化赋能就医的高效。
“未来诊间”赋能多项便捷体验
“未来诊间”的学名是“沉浸式交互智慧诊间”。记者跟随患者李先生走入其中,无桌腿弧形诊桌“漂浮”在诊室中央,与传统诊室不尽相同,患者拥有一块专属信息共享电子显示屏,诊桌上精巧简洁的一体机代替了医生工作站主机、打印机、显示屏等传统“大家伙”。
“未来诊间”门口,智能识别系统展示电子医保卡二维码后,语音提示李先生进入诊间。李先生因胸痛来心内科朱医生处就诊,进入诊间同时,患者过往就医记录、健康档案已传输到朱医生处。一站式工作站电脑显示屏上的内容,同步显示在李先生的小电子屏。问诊开药、检查项目、药物明细……李先生用手机扫码,当场完成费用支付,电子屏语音提示何时做检查、几号窗口取药、何时复诊等。诊间背景是虚拟的蓝色大海,浅浅海浪声传来,整个氛围显得舒适、安静。
不大的“未来诊间”,内涵很丰富:全流程皆源于患者体验。人工智能算法深藏其中。以开立检查为例,医生确定检查项目后,资源排程系统启动庞大算法,综合考虑患者是否需空腹、是否存在先后顺序等,自动设计最佳医技排程。此外,住院安排门诊手术等同样可通过算法设计出最优方案。
物联网技术也在“未来诊间”中有用武之地,诊间内“给皂机”统计医生一天内使用洗手液的频次,结合医生接诊次数,物联网反馈到主机,判断医生手卫生执行情况,这对院感防控极具参考意义。
市一医院信息处处长傅春瑜介绍:“未来诊间”的设计理念源于诊桌革命,希望最大程度减少各种干扰因素,让医患双方专注于诊疗本身。今后,市一医院新建大楼包括泌尿、普外、眼科等多科室均将设“未来诊室”,让更多患者切实感受便捷。
全方位串起患者服务全流程
数字化转型赋能便捷医疗,堪称今年上海医疗卫生重点。市卫健委信息处负责人冯骏介绍:全市推进医疗服务数字化升级,主要围绕患者看病就医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以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为切入点,打通诊疗数据,重塑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改善就医感受度。
信息做加法,流程做减法。多样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精准预约诊疗机制逐步推广后,各级医疗机构平均候诊时间已缩短至60分钟以内。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互认项目达111项,市级医院互认率达到96.2%,区级医院达到94.9%,确保检验检查同质化之时,显著简化了就医环节。
数字化转型重塑流程,彻底改变就诊模式。市一医院副院长陈童说,医院正打造全流程(诊前、诊中、诊后)、全要素(人、财、物、数据)、全人员(患者、医护、管理者)的全方位智慧患者服务体系,推动建设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候诊即就诊并非不可能。探索推广的“智能预问诊系统”,患者通过手机回答设置问卷,诊疗系统可一键导入电子病历,患者踏进诊室之时,接诊医生已可在系统内收到在线提交的病情主诉,极大减少了不必要繁琐过程。
再如“智慧就医导航”,市一医院在原先实景导航系统基础上,将患者医疗流程精准细化,做成一条条就医任务清单;患者“迷路”时,院内AI导航就能引导路线、照单办事,轻松完成就医全过程。
养老机构等多个场景正在探索
上海数字化转型赋能便捷就医,更多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探索拓展。市医疗急救中心实现的“上车即入院”,由中心紧密对接所有提供急诊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
场景应用时,中心实时掌握各级医院急救医疗资源总体情况,选取脑卒中、创伤、胸痛、孕产妇和儿童等五类代表性急症,通过5G网络传输监测信息、车辆定位信息、车内外视频画面,救护车接到患者后,途中即可开展远程会诊。
5G技术还能应用于养老机构等多处。陈童说,迄今市一医院已定制5种不同场景的互联网医院诊疗设备,包括5G微诊室、云诊室、移动诊室、远程查房设备和远程教学设备,分别用于可自理老人、半失能老人、卧床失能老人的远程会诊查房和线上培训等。
市一医院患者体验处处长柴双描绘这样一幅场景:借助数字化转型,充分满足患者需求,市一医院联合的养老机构内,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在线咨询、预约挂号、复诊续方、药品配送、健康科普等全流程闭环医疗服务,由此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获得数字红利。
市卫健委负责人透露:下一步,上海还将继续推出“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2.0版,应用场景包括门诊智能分诊、智能院内导航、智能识别通行、智能诊后管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中药代煎配送等。数字健康城区试点范围也将扩大至静安、闵行、松江等区,以此持续推动特大型城市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荐相关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