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食堂送餐比外卖还准时”,疫情下这家社区食堂每天供餐送餐1500份
2022-03-21 00:00:00来源: 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收藏(0) 赞(0)

  “我们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的送餐比外卖更准点!”家住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中山北路某小区的陆老伯最近每天依旧能准时吃到可口饭菜。为对高龄、腿脚不便的社区老人供餐不间断,为给防疫志愿者做好后勤保障,社区食堂——共和新大食堂坚持营业,如常供餐、送餐上门。


  共和新大食堂的两个助餐点分别设在中山北路805弄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与柳营路319弄“七彩银龄”餐吧。以往,这里每天负责街道辖区老年人的午晚两餐,食堂管理井然有序、饭菜可口、环境卫生,得到老人们的认可与赞许。疫情之下,为避免人员聚集,共和新大食堂按照防控要求,临时关闭堂吃服务,但原来就在食堂订餐、需要送餐的高龄、行动不便老人们如何解决一日三餐?与此同时,大量防疫前线工作者们的伙食也需要保障。在街道的协调与指挥下,社区大食堂毫不犹豫地接下任务。


  送餐订单量一下激增,社区大食堂的工作强度也明显增大,这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工作人员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辛苦。共和新大食堂克服种种困难,不畏艰苦,负责人、厨师、买菜阿姨等齐上阵,食堂的汽车、送餐车等运送工具齐送餐。


  “现在我们每天的供餐量在1500份左右,既要保证食品安全,还要考虑菜色丰富、营养均衡,确保社区老年朋友和一线工作人员吃饱吃好,全心投入防控工作。”共和新大食堂负责人姜永华说。共和新大食堂制定了“疫情防控送餐方案”,对防疫、订餐、烹饪、送餐等环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确保重点人群在防疫的同时尽享“幸福食光”。


  凌晨3点,共和新大食堂的厨房灯光亮起,一下热闹起来。姜永华和工作人员们在做好测温消毒后立即上岗。


  在四周漆黑的环境中,大食堂内的灯特别吸引人的眼球,像是这个春日里传递出的一束光、一股暖意。红烧大排、宫保鸡丁、番茄炒蛋、香菇青菜……忙到上午9点左右,一道道精美的菜肴被陆续烹饪出来。大家便开始盛饭盛菜,饭盒打包,陆续装车。


  街道辖区内有不少6层高的老公房,送餐员不辞辛劳,以更快的速度跑步上下,马不停蹄,汗如雨下,为的只是让老人们少走一步路,尽早吃上热乎饭。这几天,平均每位送餐员每天要爬1000余级台阶。遇到老人家里有垃圾需要扔时,送餐员也会随手帮忙代劳。一位送餐员说:“很多老人都特别客气,看到我们满头大汗,经常送上饮料、矿泉水、水果等,看到老人们满意的笑脸,听到他们声声的感谢,我们再辛苦也值得!”


  在完成盒饭打包装车后,9点稍过,8辆送餐车和汽车等饭餐运送工具同时奔赴各个社区。针对辖区内部分防控社区内的楼栋封控需求,送餐员送到社区指定的“无接触配送”货架,送餐的“接力棒”交到了居委会干部和志愿者手中,再由他们穿好防护服后上楼送到居民家中,完成送餐大接力。


  “辛苦了,快趁热吃饭吧,今天有红烧大排、红烧鸡腿和香菇炒青菜等。”当饭菜送达防疫值勤点时,接过这一份份冒着热气的爱心饭盒,值守人员的心暖暖的,送餐员们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继续驱车前往下一个站点。姜永华说:“我们能够为社区居民和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们送上美味的饭菜,为他们及时补充能量,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和社区各方力量站在一起共同战‘疫’,我们每一位同志都倍感光荣!”为了让每一个送餐环节做到尽善尽美,姜永华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本站原创文章可转载,但需注明来源于本站,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本站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有任何联动责任,本站概不负责。

客户服务热线:021-61090198转8044或400-775-9967 邮箱:editor@shanghaiyanglao.com

本站版权所有:上海新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shanghaiyanglao.com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55077号-2

工信部网站链接: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loginPortal.action

手机上海养老网

扫一扫

我要留言